風馳電掣,滿臉愁容。
一位衣著華麗的貴婦人正疾馳在去往妓院的路上。
幾番尋找后,她不費力地就將不成器的兒子抓回宮中。
難以想象,這樣的丑事,發生在最要面子的帝王家。
隔著屏幕就能感受到這位母親強大的氣場,和恨鐵不成鋼的怒氣。
這段劇情便是出自已完結,被網友戲稱韓版《甄嬛傳》的:
《王后傘下》
本著看宮斗的好奇之下,刷完了整部劇,卻發現,這部劇更貼近黑色喜劇《天空之城》。
它是一部真正意義上的大女主劇。
劇情圍繞著一個架空的朝鮮李氏王朝展開,身為中殿娘娘(金惠秀飾)的母親,有一個優秀的大兒子王世子和四個資質平庸的兒子。
為了鞏固大兒子的世子地位,以及保全其余兒子平安長大,她色厲內荏極度剛強,沖在前面為孩子們遮風擋雨。
然而,沒出場幾集的王世子就患有隱疾,不久就吐血而亡。
故事也就順理成章發展為「擇賢」下一任王世子,和尋找前任世子死亡真相。
在「擇賢」的過程中,王公大臣和后宮嬪妃們各自心懷鬼胎,形成了多方勢力。
其中王的母親大妃娘娘(金海淑飾)由來已久看不上中殿,也連帶著不喜歡她的兒子們,大妃有意扶持黃貴人的兒子義圣君(姜澯熙飾)上位。
在經過了一系列的選拔和比試后,王儲之爭落在了義圣君和中殿的二兒子成枏(讀音同nan,南)大君(文相敏飾)身上。
復試的題目近乎復刻了當下的形勢,民間疫病流行,采取強制隔離,是否是一個好的辦法。
王讓兒子們發表自己的看法,義圣君自小受到母親勝者為王的教育,他自私冷漠,完全不把民眾的性命放在心里,一心想著燒掉病患集中所在的窩棚村,以絕后患。
而成枏大君宅心仁厚,他認為民眾之所以恐慌疫病,是因為我們還沒找到傳染源和傳播途徑,若是一把火燒掉窩棚村,疫病也沒有被消除,只會造成更大的恐慌。
因此只有先治病救人,才有根除疫病的希望。
此番情景,不正是對應了當下的大環境嗎。
除了針砭時弊,借古喻今,這部劇的核心竟是在討論家庭教育
。
女主中殿娘娘可謂是卷王之王,雞娃中的戰斗機。
不過優秀的家長從來都是雞娃先雞自己。
在最開始為世子選拔陪讀時,中殿也希望自己的剩下幾個孩子爭氣,他們學習成績吊車尾,中殿就熬夜點燈,自己先熟背理論知識,再親自教他們;
三兒子沉迷溫柔鄉,怕他上學遲到,母親就抓他起床,帶著他一起狂奔在去學堂路上,絲毫不顧及自己中殿的形象,沒有優雅的外表,只有泥濘的雙腳。
而對四兒子啟晟大君的「特殊愛好」,從一開始的震驚、惶恐、不安,到慢慢的平復、接受。
這中間要經歷多少淚水的沖刷,才能讓一個王后理解兒子的女裝癖。
在當時的環境下,啟晟大君的異裝癖為世人所不齒,為宗法所不容,絕對的殺頭大罪。
為了守住了兒子的秘密,中殿一把火燒掉了兒子的秘密基地,但最終為兒子留下了一幅女裝畫像,還送給他一個女性的發簪。
她保全了兒子的體面,包容了兒子的不完美,這件事也成為四兒子和她之間的秘密。
不少網友在評論時喜歡引用「為母則剛」來評價劇中女主的行為,我其實很不贊同「女子本弱,為母則剛」這句話。
四處彰顯著男權為上,女性權利被割席。
誠如劇中的王后,在成為母親之前,她首先是「人」,她之所以堅毅,是本身的性格,輔以「王后」這種宗族性質的身份。
因此在教育問題上,既是責任和義務,更是這個女人本身的寶貴品質。
除了卷,雞娃等評價,不少網友戲稱,劇中的「擇賢」,像極了備戰大學聯考的高三學子們。
除了表面的知識競賽,背后的家長也是鉚足了勁。
為了有一天孩子能「出人頭地」,不惜采用各種現在看起來經不起推敲的法子,比如熟讀《君王養成大法》。
看完全集才發現,這部劇的「宮斗」部分簡直不值得一提,一眼就看出的真兇和漏洞百出的計謀,連《甄嬛傳》的十分之一都夠不上。
但這部劇就立意而言,其中涉及到的社會問題,已經遠超很多爭寵奪嫡的宮斗劇了。
畢竟,「王上」這種男權的象征在劇中并沒有起到決定性作用,圍男爭寵更是近乎空白。
在這一古裝劇中,權力和愛情,都被拋棄了。
我們所能記住的是,一對在大雨中撐傘并行的母子,母親悄悄將傘向兒子傾斜。